書一直是我安靜的陪伴者。
有些書只是娛樂,有些書帶來知識。
但少數幾本,會在你心裡震動一些東西。
以下三本,深深且永久地改變了我。
岸見一郎 & 古賀史健
這本書挑戰了我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。
它以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,探索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。最大的收穫?
過去不決定我,只有我現在的行動才決定我。
我曾經很在意別人的看法。
這本書讓我意識到,尋求認可是一種陷阱,而誠實地活著——即使因此被討厭——其實是一種自由。
它並不容易,但卻真實。
「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
安娜・倫布基(Anna Lembke)
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衝擊。
它解釋了成癮的運作方式——不只是毒品,還包括任何帶來即時快樂的東西:滑手機、零食、YouTube,甚至過度工作。
我在書裡看到了自己。
它讓我理解 多巴胺與痛苦的平衡,以及我們大腦是如何不斷追逐短暫快樂,即便會帶來長遠的痛苦。
我開始嘗試「多巴胺斷食」,養成一開始覺得無聊的習慣——像是閱讀或散步——但這些會隨時間恢復內在的平衡。
「不斷追求快樂,只會帶來痛苦。」
近藤麻理惠
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關於打掃。
但其實它講的是有意識的生活。
近藤麻理惠的方法:「這會讓你心動嗎?」
不僅成了我整理物品的準則,也成了我評估任務、目標、甚至人際關係的方式。
我開始整理家裡——然後不經意間,也整理了人生。
我獲得了更多的思考空間、行動的能量,以及更清晰的方向。
它教會我,物理空間會影響心理空間。
而簡化並不是失去,而是選擇。
這三本書風格完全不同——一本哲學、一本文學與科學、一本文實踐——
但它們有一個共通點:它們幫助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。
它們不只是教了我一些知識,
它們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。
如果你也讀過其中任何一本,或有一本改變過你人生的書,
我很想聽聽你的故事。